2016年6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正式委托陕西总队承担《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研编项目。总队领导高度重视陕西省非金属矿产地质志的编写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矿产志研编项目组。
2016年,项目组在技术培训后编写了研编方案和大纲上报主管单位进行审查。此后7-12月间,项目组集中力量开展全省已上表的300余处非金属矿床的地质资料收集、录入和综合整理工作。2017年3月,项目组奔赴多处典型矿山进行野外调研,随后正式转入矿产志编写阶段。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项目组于9月30日完成了《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初稿),报经总队矿产志技术审查组进行了内部审查,并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于2017年11月25日完成了送审稿。2017年11月29日,陕西总队正式向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提交了《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送审稿)一式7套,陕西省非金属矿产地质图及说明书2套,陕西省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图及说明书1式2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确认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是第一家正式提交项目初步成果的单位,并在内部网站上进行了表扬。

《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分上下两册,全书共5 章、49 节,约 90万字。文本图文并茂,配有各类彩色插图245张,同时编制了1:50万陕西省非金属矿产地质图和1:50万陕西省非金属成矿规律图。
该志书在矿产分述中,对省内上表的42个非金属矿种、56个亚种、344处上表矿产地资料进行了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编制了各矿种矿产地一览表,该表包含了矿产地名称、矿种、地理坐标、矿产地面积、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及储量规模、品位(包括主矿种,共、伴生矿种)、矿产主要特征(如矿物成分、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体组合、围岩蚀变、成矿环境等)、成矿时代(叠加成矿时代)、所在成矿区带、所在构造单元、勘查程度、开发状况等。
该志书为陕西省非金属矿产勘查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的编著型志书,是全国省级矿产地质志研编系列卷书之一。在研编中,项目组以成果集成、创新认识、开拓思路、扩大找矿领域与发展我国地质科学为目标,针对省内非金属地质矿产问题广泛学习吸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充分利用第二代《陕西省区域地质志》、1:50万陕西省系列地质矿产图件及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对省内非金属找矿成果进行了全覆盖集成。在此基础上,该志书广泛吸取已有地质矿产科研成果,全面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区带的成矿特征,依靠群体智慧,对陕西省内非金属成矿规律作了进一步总结,较全面地提升了理论认识。
《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的研编,汇集了几十年陕西总队地质人的智慧结晶,是总队的一项技术创新和进步,对总队在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面技术能力的肯定、知名度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文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