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The Party building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立德修身

分类:
党建工作
来源:
陕西总队
发布时间:
2018/08/07 18:04

--参加省工信厅机关党委梁家河专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7月19日至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机关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修身”梁家河专题教育活动,在习总书记当年学习、工作、奋斗的地方实地感受,《梁家河》这本书中提到的高产淤堤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等,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现场教学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都真实地一一呈现在我眼前,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之前,在我在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的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总书记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一待就是七年,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劳动、生活、奋斗,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后来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与他这七年梁家河知青岁月密不可分。

  当年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时间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并不觉得有多么了不起,但在那个年代,习总书记能够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带领村民努力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实际上也就是在改革创新。

  梁家河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艰苦,交通不便,文化落后,面对困难习近平等知青没有逃避退缩,学会适应、迎难而上。在梁家河咬紧牙关过了五大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支书时,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敦敦教诲,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件事。

  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一系列感人事迹,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弘扬不怕困难、拼搏奉献、团结合作的正能量,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文 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