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The Party building

青年发展论坛优秀征文(一)

分类:
青年工作
来源:
陕西总队
发布时间:
2020/11/18 19:34

  根据地勘中心有关工作部署,经总队党委研究,总队团委在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以“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与青年责任”为主题的青年发展论坛征文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青年职工紧扣征文主题,结合地勘中心《一流地勘矿业集团建设行动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及总队“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认真思考如何在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充分展现了广大青年职工以总队改革创新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开拓创新、奋勇向前的昂扬精神风貌。

  现将精心筛选的4篇优秀征文进行展示:

响应改革号角 做新时代地勘青年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陕西总队推动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一流建材地勘矿业集团的开局之年。如何在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是每个建材地勘青年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本领

  青年有理想,企业才有希望!青年职工要在总队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响应集团战略部署打造国家级矿山资源平台和地勘中心战略部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地勘矿业集团的号召,树立“创新、绩效、和谐、责任”,核心价值观,以“敬畏、感恩、谦恭、得体”为行为准则,积极投身到企业化改革工作中,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习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广大年轻同志要增强“七种能力”,要努力让自己成为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过硬、业务和综合能力过硬的新时期青年,这是习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是总队对青年职工的期望,是总队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勇于改革、善于创新

  改革,从来都是硬骨头。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青年职工要提高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带着问题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找知识上的不足、找能力上的差距,不熟悉的东西要认真钻研;要学会带着问题思考,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刨根问底、举一反三,必须要重视实践,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要把干事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集团和中心出台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开花。

  三、经营,事关你我他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搞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决定企业发展的生存之路。

  1、走企业化道路,增强市场经营观念

  从传统“事业”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改革方向已非常明晰,改革势在必行!大浪淘沙,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唯有用心经营!

  市场经营是陕西总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和核心,总队一直以来号召广大职工人人参与市场经营工作,但囿于市场资源、个人资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原因,市场经营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总体来说,资源地质产业目前整体依然为被动经营,主要经营人员还是以实体负责人为主,没有建成一支强力的经营力量。面对这样的形势,广大青年同志应充分发挥敢闯敢拼的干劲,不等不靠,主动闯市场、搞经营,总队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要主动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局之中。

  2、坚持成果导向,以成果促项目

  近年来,陕西总队完成了晶质石墨、岩盐、铜矿、玉石矿勘查等多个陕西省地勘基金项目的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庾家河晶质石墨及旬阳铜矿项目也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完成了项目的续作。在市场竞争愈来愈烈的形势下,如何把现有项目做好,做出成果至关重要!要努力在寻找大型和超大型矿床找矿项目上下功夫,我们青年一代作为总队地质找矿的中坚力量,一定要精心勘查,认真钻研,争取早日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3、顾客至上,持续改进

  坚持顾客至上,以客户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黏性。要经常性的与合作企业沟通交流,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规划建议,创造良好的客户关系。进一步推进与海螺、冀东、尧柏等水泥企业的合作关系,保持长远发展。加强与集团内部相关企业业务对接。

  四、地质找矿,大有可为

  “建设国家级矿山资源平台”、“建设一流地勘矿业集团”、“加强地质找矿”……是每个地勘青年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找什么矿?到哪里去找?怎样去找?都是亟需明确的问题。

  1、统一思想、有的放矢

  应始终把找好矿,找大矿作为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来抓,要深入领会研究集团及地勘中心“建设国家级矿山资源平台”及“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地勘矿业集团”的前瞻性及重要性,要始终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市场有需求、集团有需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的矿种入手,努力做好资源找矿工作,优先服务集团各产业发展需要,争取优质矿权。

  2、加强自主找矿工作

  设立地质找矿专项资金,开展自主找矿工作,由主要技术负责人牵头成立找矿工作组,以中心《一流地勘矿业集团建设行动方案》中鼓励开展工作的优势矿种高岭土、凹凸棒石粘土、膨润土、珍珠岩、灰岩(溶剂和化工用)等入手,系统收集本省及大区域相关地质资料,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初步研判项目的可行性,确定大致找矿方向,开展野外踏勘及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工作,为自主找矿及各类财政项目的立项提供一手资料。对调查结果要及时进行汇总并登记归档。 初步工作完成后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可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具有较大增值潜力的探矿权,或积极参与地方财政勘查项目,争取获得探矿权。

  3、努力填补矿业权、矿业开发空白

  矿业权经营及矿业开发都需要真金白银的巨大资金支持,存在着很大的经营风险,但风险的背后又是巨大的经济效益,风险与机遇始终并存。即使现在困难重重,但这项工作依然要继续向前推进,要实现由“地勘+技术服务”向“资源+矿业开发、矿业权经营和技术服务”转型升级,就要从矿业权这个基本点出发。要清楚地认识到,矿权经营及矿业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日常加强有价值矿业权信息积累,时时关注,可以对目前看来价值不高的潜力股进行收购或者选择矿权潜在价值高但采矿人经营困难的矿山企业进行合作入股,共同开发,同时也可向矿产开发投资相对较弱的其他省份倾斜,努力填补矿业权经营、开发短板,为总队的长远发展做好战略储备。

  4、加强核心技术力量提升、建设高精尖技术团队

  青年是企业大厦的基层基础。青年职工,是总队各项事业实施的最基本力量,工作细不细致,态度认不认真,直接关系到总队各项事业的成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队青年职工要以中心建设一流地勘矿业集团为契机,以获取探矿权为目的,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高,熟悉掌握集团发展建设急需矿种的国内资源分布特征、成矿地质规律及勘查技术方法,做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产业需求旺盛,但总队在该方面特殊人才缺乏,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长期存在卡脖子现象。从长远来看,地质环境灾害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市场需求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保持平稳需求态势,我们要根据中心战略部署,在巩固现有业务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资质优势,集成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理信息、实验测试、土地规划等各产业优势,联合兄弟单位,组建西北地区国土空间修复业务发展企业平台,在矿山修复产业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并逐步向装备高端化、服务集成化、产业规模化转型。

  五、结语

  当前,资源地质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怎样实现资源地质产业的稳定发展,是一个长期化、复杂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坐以待毙,这就要求每一位地勘青年要抱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做好这件事。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对于集团及地勘中心的各项发展方针,总队青年职工要进一步增强自身抓落实能力。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青年同志们,加油!

(文 韩鹏飞)

 

--------------------------------------------------------------------------------------------------------------------------

 

青年担当 砥砺前行

  青年是希望,承载着一代人的责任与理想;创新是行动,催促着一代人解放思想,奋勇向前;发展是愿景,鼓励着一代人执着目标,迈向新征程。

  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代人的故事,同时也镌刻下一代人的烙印。迈入新时代的我们,在时代赋予的广阔的天空下翱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创新发展,攀登人生的高峰。

  在属于青年的时代里,以青年作为生产力的代表,同时创新优化着生产关系,二者相结合,推动时代的发展。创新是时代前进的动力,是青年需要修炼的重要品质,我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意识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一、意识创新

  人类的一切思想凝聚与生产活动来源于主观意识,从意识需求凝练思想要旨,为实现思想意识,产生生产活动,可以说意识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决源泉。

  意识的开端,也许是一个小小的念头,亦或是一种本能的需求,看似天马行空、虚无缥缈,但当漫天飞舞的思绪凝聚为一种可以指导行为和利于生产的思想时,就由模糊的意识升华为精神层面的思想,实现了意识创新。

  意识创新,并非是意识与思想的突然爆发,它来源于对客观事物与发展规律的有效把控和超前预判。对于意识创新,我认为应从两方面进行开拓:总结与多想。

  总结,是对已发生事件、历程、已有方法等的凝练概括。通过总结,可以从历史事件或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提炼出对完成工作、提升修养等有效的方式方法,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想,是在总结出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等基础上多观察、多思考,不断衍生、拓展,结合实际情况实现意识的创新,有效增强生产力。

  二、制度创新

  以意识创新为先导,要想实现创新作用的最大化,需要适合的制度匹配。因此需要调整制度规则,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归根到底体现的是有效的促进作用,即提高生产效率。在制度的创新中,我提出两点建议:精兵简政与奖惩优化。

  精兵简政,去除繁冗,减少不必要的环节,重视人才与工作的匹配度,增强人才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工作中只有各善其长,才能完成对事件的最优化处理;对各项流程进行精简融合,设置专人严格把控主要环节,避免流程中重叠与推诿。

  奖惩优化,明确奖惩细则,并将其制度化,从而避免因个人主观意识和喜好将责任与任务不均衡分配,避免劳动与所得不匹配的现象出现。

  制度创新,是改善生产关系的有效保证,也是总队发展的重要保障。先进的制度,体现了发展的前瞻性与广阔性。

  三、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需要意识先行,同时也需要思想指导与制度保证。将意识、思想、制度等化作更为具体的行动力,以实现持续开拓、综合发展的理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的技术创新,都要经历一段物质基础与思想意识的积累过程,然后呈现出迸发式的创新现场,例如工业革命。技术创新,是高效发展的方式方法,我的看法有两点:多面尝试与单面突破。

  多方尝试,是从多个相关方面入手,结合自身优势,寻求多个方向的突破口。也许不同方向的技术成果互相结合,再应用于实践,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技术,这在科技发展史上已是司空见惯。

  单面突破,是将原有的技术成果反复改进与升华,在所擅长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例如由高技术人才带领某一领域的专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实现技术的创新。

  各个领域的创新,终将以人才为核心。全才善于多面尝试,能将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实现创新发展;专才善于单面突破,在某一领域有较深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无论全才还是专才,都是总队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的力量,要在工作中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用心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不断推动总队向前发展。

  青年是主体,时代是承载,意识是源泉,思想是动力,制度是保证,创新是方法,发展是目标。新时代赋予了青年艰巨的使命和责任,作为总队的一名青年职工,要充分展现青年应有的担当,调动意识、凝聚思想、改善制度、砥砺前行,书写总队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

(文 周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