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ulture

陕西总队“重温百年征程 讲述奋斗之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三)

分类:
职工风采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5/15 13:16

百年征程心向党  奋斗之路我先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首这100年的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0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东方奇迹,唱响了最嘹亮的中国梦之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蕴含着对青年政治引领的丰富元素,通过学习我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养料,增强了自己对使命担当的认知,更加坚定了要扛起历史使命,意气风发的迈向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从彪炳史册的百年征程中筑牢信念之基。自建党伊始,无以数计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牺牲拼搏的壮丽凯歌。党的百年征程,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人物。李大钊同志在中国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时,走上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克服种种困难,救亡图存。进入二十世纪时,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他引领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当今社会,共产党人肩负摆脱贫困的憧憬,他们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社会主义改造打牢基础、改革开放以包容姿态拥抱世界、脱贫攻坚不落一人,终绘就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为了国家强盛的梦想,他们真抓实干、不懈奋斗,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目标。百年奋斗,心中装着人民,脚下走得坚定,信念所到之处征途必至。

 

  从初心使命的百年传承中勇担时代使命。如今,新中国行进在崛起复兴之路,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历史的轨迹转瞬之间从建党伊始来到了21世纪,回首往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大步走向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些成就使我对党的光辉历史,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心,使我真正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把中国推到最高点,更使我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虽然我现在还只是共青团员,但我明白,我也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有永远跟党走这个觉悟,还要有不怕困难,为党先行的信念,用心感悟党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怀恩立志奏青春浩歌,继往开来谱时代新章。我们要用心汲取党史中的精神养料,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定能跨越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畏艰辛的勇往直前,踏出新的征程!

(文 张昆)

 

----------------------------------------------------

 

坚定跟党走,奋进中国梦

 

 

  百年征程的辉煌历史,人们用奋斗标注时间的意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红色信仰中创造瞩目奇迹,体现了大国担当,彰显了中国风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一只最初只有50多名成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航中国,走出积贫积弱,稳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一切变化让我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卓越的领导力,更加坚定了我的向党之心。

 

  1921年-1983年的这段历史,最初是从长辈的口口相传中,了解到他们见证了国家的成立,农民也可以挺直腰板,可以吃饱饭,可以有余钱,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历程。后来,从历史书上,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党的奋斗历程,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理解了是什么样坚定的信念可以让这么多先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投入到建党事业中。

 

  1984年-2014年,我恰逢赶上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在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一路求学到北京,学习专业地质知识,这期间党史的学习,自己亲身见证了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走向繁荣富强,心怀崇敬,形成了我爱党爱国的价值观。

 

  2015-2021年这段时间,我踏上了工作岗位,爱党爱国的旗帜已交到我们这一代手中,我辈当自强,用所学义无反顾投身于地质事业,立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报效国家。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华夏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精准施策,带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赢了这场“硬仗”。全国各地区都为抗击疫情作出积极响应,大量医护人员请战加入驰援湖北的队伍,科研人员日夜奋战全力攻关,还有众多的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也参与到一线的工作当中,他们与病毒赛跑抗争,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着贡献。居家隔离的两个月期间,每当看到抗疫逆行者、党员先上前线这样的新闻采访,我的心都会被深深触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真正的英雄。这时我终于体会到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个国家爱的深沉’所包含的感情,它不是煽情语录,而是太多个平凡普通的日子让我们无法感悟到一个国家大事件对普通民众的影响。而也正是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党的凝聚力,号召力。让我感受到每个共产党人心中那份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信仰,这份信仰,是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持,是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在共产党员引领下,广大人民群众也从这样的信仰中获得方向,从这样的信仰中汲取力量,更加坚定了他们跟着党走到底的信念。

 

  100年风雨兼程,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每个总队人一定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每个人都要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坚持把总队事业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的人生,为实现总队跨越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最美中国梦而一起努力奋斗!

(文 李晓雄)

 

----------------------------------------------------

 

传承脱贫攻坚精神 走好奋斗之路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

 

  上下同欲者胜。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层层压实责任,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 ,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

 

----尽锐出战----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精准务实----

 

  要建档立卡摸清每户致贫原因,不能“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西部贫困的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胜法宝。

 

  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令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农民逐渐脱贫走上了小康路。 

 

----开拓创新----

 

  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柞水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了村民网络卖货直播间。金米村在秦岭深处,老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木耳,还通过电商直播卖货带动销售。小木耳做成了大产业,总书记说:“电商,在农副产品的推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为的。”

 

  一声声卖力吆喝、一次次点击下单、一单单物流速递……电子商务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巨大活力。

 

  我们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方式,一个个贫困村不断焕发新生机。

 

----攻坚克难----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祖祖辈辈被困山谷底部,世世代代与世隔绝。重庆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不信天、不认命,带领村民耗时7年凿出绝壁天路,摆脱贫困。

 

  脱贫攻坚到最后,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党和人民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所有深度贫困地区的最后堡垒被全部攻克。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不负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战中,正是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攻坚克难,兑现了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

 

  作为一名总队选派的扶贫干部,能够有幸参与到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去,我深感荣幸和自豪,两年的一线驻村帮扶工作,让我亲历和见证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摘帽的全过程,特别是参与两次国家脱贫攻坚验收普查,亲眼目睹了贫困地区人民特别是偏远山区和老弱病残特殊人群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住上了宽敞坚固的砖瓦房,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真贫、真脱贫不是一句空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将脱贫攻坚精神牢记于心,融入我们的血脉,在重大挑战面前,上下同心齐合力、尽锐出战准发力、精准务实显实效、开拓创新绘蓝图、攻坚克难排万险、不负人民守初心,以昂扬姿态和必胜的决心走好个人、总队和党的奋斗之路,为党的事业和总队的事业贡献全部力量。

(文 杨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