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总队测绘院白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纪实
题记:耐得住严寒,测大江南北;熬得过酷暑,绘锦绣河山。
火车背离古都渐行渐远,向着秦岭深处进发,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最终我们到达了位于陕鄂交界的安康市白河县。根据总队三调工作安排,我们一行6人于2月15日如期到达白河县,先行开展白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三调”)。
白河县处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白河县陆地面积1450平方公里,人口21万,而从事三调工作的人却只有十几人,这么小规模的群体要承担起大到白河山川河流,小到每家每户权籍关系的土地调查,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这个名词虽然看上去很大,但却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三调工作的推进,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科学合理规划利用保护国土资源等具有重要作用,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白河县地势南高北低,山脉与沟壑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县内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地势,山路难行,使得白河三调外业调查举证工作困难重重。

初到白河,还是阳春三月大地复苏之时,按照三调方案要求,我们先后分阶段完成了白河县各镇村界线复核与调整、城镇村庄范围内地类图斑细化、地类样本采集、图斑调查与举证及数据入库工作等。随着工作的推进,季节的变换,不知不觉已经是骄阳似火、烈日炎炎的七月,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白河三调人平凡的一天便从清晨的阳光照耀大地开始。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长安十二时辰》,而我们三调项目部也有自己的“三调十二时辰”。
卯时:阳光踱着脚步迈进办公室,三调人整装待发,平板电脑,图斑数据,工作证……一样不少;图层设置,路线规划……样样都得思量周全,然后,迎着朝阳,出发!
辰时:跋山涉水,勇往前行,路途虽险,精准为先。有时一瓶水一块馍便是早餐,三调人目在远方,路在脚下,虽然艰苦,但无怨无悔。

巳时:脚下有荒野,目中有图斑。烈日中,汗水浸透了衣裳,山上田里公路边,三调人用地图描绘着大好河山,有时旷野的一缕清风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慰藉。
早上七点半时,太阳早已高高挂在天空中,这时的三调人已在前往各个镇村举证图斑的路途中。司机将我们送到目的地,一天的举证工作开始了。打开车门,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一丝风也没有,空气变得粘稠,令人窒息。虽头顶骄阳,足蒸暑气,但也不能阻挡我们寻找每一个图斑的步伐。七月到八月,天气越来越热,而三调项目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距离成果提交时间越来越近,工作任务也更加的繁重。长时间受到太阳的炙烤,三调人原本白净的皮肤也变了颜色,和身上穿的白色T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有同事在外出举证时中了暑,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继续前行的步伐,我们用调侃的语气互相打趣,互相鼓励着。

给三调外业举证增添困难的不仅仅是酷暑暴晒,还有暴雨的侵袭。七八月的白河正值雨季,当地山脉绵延不绝,每当受到雨水的冲刷,山体易发生滑坡,经常导致道路堵塞。不仅如此,降雨还使得山路湿滑难行,举步维艰,尤其是下山过程中,土质松软湿滑,万分小心也难免会摔跤。8月初,白河遭遇了强降雨洪涝灾害,部分镇村受灾严重,一度难以进入,给三调外业举证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
午时:烈日当空,暑气蒸腾,倦意渐起。有时顾不上饥饿和疲倦,喝一口水,顶着烈日,三调人继续在寻找图斑的道路上前行。
作为一个三调人,需要有坚定的毅力。为了高效完成每天的任务,大家早出晚归,午餐一般都在外面解决,有时调查举证的区域在镇子里,中午就可以顺便在镇子里吃饭,但更多时候我们自带午餐草草解决,甚至为了赶进度不吃午饭,等完成调查举证的任务后回到项目部再吃晚饭,这正是白河三调人应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未时:热气更盛,步履更加艰难。新增图斑,描绘范围一气呵成;定点拍摄,寻找角度面面俱到,外业举证容不得半点马虎。
寻找图斑的过程有时候是孤独而漫长的。在举证图斑的那段时间,平均日行两万步,最多的时候可以走三万步,每天霸占朋友圈运动排行榜几乎全是我们这群三调人,尽管走得很累,但我们始终斗志昂扬。
作为一个三调人,我们在每天的交流中练就了“伶牙俐齿”。为了顺利在养殖场举证拍照,平时话不多的年轻人也拿出“舌战群儒”的架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好不容易说服了负责人,进入养殖场前,还要沐浴在消毒喷雾的洗礼下,避免养殖的家畜(禽)感染细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举证图斑的过程不仅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困难,还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有些图斑位置只能靠徒步行走到达,独自一人穿梭在人迹罕至、杂草丛生的小路上,目的地是一个陵园,连司机都不愿一起来的地方我们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创造”了许多方法来消除恐惧,比如戴着耳机听歌、吹着口哨壮胆等等,不仅消除了恐惧还驱赶了山路上可能出现的一些毒虫毒蛇;野外举证遇见狗时,那些怕狗的同事格外紧张,总是拿上一根棍子壮胆,我们在靠近农村住宅时也会喊几声引起村民的注意,并说明来意,请他们看紧狗以便我们对图斑进行举证;遇到那种水流不怎么湍急的河流,我们要克服心里的恐惧,脱掉脱掉鞋袜,卷起裤腿,慢慢趟过去,这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无论是外界的困难还是内心的恐惧,三调人毫不退缩,既然肩负了使命,我们就会一路勇往直前。
申时:一瓶又一瓶,不知喝了多少水;一滴又一滴,不知流了多少汗;太阳偏西,在平板中记录准确数据;黄昏将至,在余晖中拍摄大好山河。
野外忙碌了一天,所有人都很疲倦了,返回的车里静悄悄的,有的人望着车外,有的在闭目养神,这是最好的放松时间,因为晚上回去后还要配合内业工作者处理当天的数据并入库。内业工作者虽然不需要受到太阳的炙烤,但每天面对数以万计的庞杂图斑,不仅要处理当天外业返回的数据,确定地类,修正图斑范围,还要准备第二天外业需要用到的数据,每天半夜里都能听到鼠标点击和键盘敲击的声音,通宵达旦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每次提交成果数据前,一连几天熬夜赶进度,个个顶着黑眼圈,但再困再累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十二分的耐心和细心,以确保顺利提交高质量三调成果。将每天的举证成果数字化,日复一日,虽然辛苦,但都是值得的,我们不断向着最终的成果一步步迈近。
酉时:日落西山,黄昏降临,有奔波一天的疲惫,有饥肠辘辘的困顿,但三调人心里装的更多的是心里对夜晚内业工作的安排与规划。
戌时:月光下,是宁静祥和的柔美夜色;房间里,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电脑前的三调人永远都是专注的,认真的,即使已经入夜,但屋子里似乎有一个大大的名叫责任的太阳,照耀着每一个辛勤工作着的三调人。

亥时:街道灯火渐熄,三调人手笔不停,或专注于明天的举证图斑,或讨论今天遇到的问题,一盏灯,一杯水,一天的工作还未结束。
子时:夜深人静,睡意开始拉扯着每个人的眼角,项目部的灯依旧亮着,起身泡一杯咖啡,拍拍疲惫的脸颊,然后再次一头扎回工作中,夜,更静更深了。
丑时:夜真的深了,所有三调人终于暂时放下了工作,起身回到洗手间准备洗漱,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在热水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的舒适,然后带着满足的心情回到房间开始进入梦乡。
寅时:房间里的灯终于全灭了,渐渐地,鼾声微起,三调人睡着了。古人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我们的梦乡里有家人,有朋友,但更多的是自己当天走过的小路和拍过的照片。
三调事业是艰辛不易的,选择了三调就意味着选择了“把光荣与责任绘满祖国大地”。
作为一名“三调人”,我们感怀这段苦中有甜、收获满满的充盈时光,所有项目组人员不论外业内业始终坚守岗位职责,短时间内实现业务从陌生到精通,更启动了“白加黑”、“5+2”工作模式,营造赶学比超、信心满怀的工作氛围;也感慨为了最后“抢抓时间节点、大干一场”的共同担当;也记忆犹新那些“身陷泥潭、处变不惊”、“满脸黝黑、汗流浃背”、“翻山越岭只为举证一斑”的“小小”缩影。正是一个个拼搏奋进的“小小”缩影,见证了陕西总队三调人“大大”的能量。
近期,白河县、汉滨区三调项目先后收获捷报,两县分别以全图斑99.96%和99.91%的通过率顺利通过国家级核查验收。三调人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以高质量成果书写了陕西总队测绘事业新的辉煌。
(文 张登校 高志勇 米守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