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代表韩鹏飞
2020年是我进入总队的第六个年头,这六年的充实工作,使我渐渐认识到,真正的地质工作是怎样的。相信在座的很多同仁,在刚刚从事地质工作的时候,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没有程序员的高收入、没有金融人士体面的工作环境、也没有公务员的稳定安逸,地质队员要风餐露宿,长期出差,陪伴家人的时间常常不够,我们到底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刚开始,我也没有答案。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好领导和好团队,在他们的带领下,我逐渐进入到了专注的工作状态。
2014年我开始参与地调院旬阳一带整装勘查项目,我参加了前期的野外踏勘工作和资料整理工作。2015年,该项目正式启动,同时,整装勘查区内其他已有矿业权找矿工作也随之展开,总队抓住时机与旬阳鑫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探矿权合作经营新模式,取得了旬阳县棕溪铜矿详查探矿权。作为棕溪铜矿详查项目负责兼技术负责,我深知项目来之不易,肩上责任重大,既然没有丰富的经验,就用认真负责、勤奋踏实来弥补,比别人想得细、做得多、做得好,如此才能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最终,在项目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按时提交了旬阳县棕溪铜矿详查报告,并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评审,为矿权延续争取了宝贵时间,弥补了近年来总队矿业权经营空白,棕溪铜矿详查项目部也被总队评为先进项目部。在受到表扬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虽然我们的职业不是高收入,但它带来的成就感,并不比金钱少。
2016年11月,我被任命为韩城西庄镇上庄一带紫砂陶土矿储量核实项目负责。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紫砂陶土矿,所以在项目开始前,我通过请教部门领导、学习非金属矿勘查指南、查阅文献等方式对紫砂陶土化学组成、塑性指数、烧结性能等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将韩城紫砂与著名的宜兴紫砂进行类比研究,总结韩城一带紫砂陶土的独有特征,为韩城紫砂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017年3月,韩城上庄紫砂储量核实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2017年5-9月又完成了邻区北凸岭一带紫砂陶土核实项目,两次工作累计完成钻探施工1680m,探获紫砂陶土矿资源量(333)450万吨。在迎来成果的那一刻,我知道,并不是穿着光鲜的职业才是体面的,只要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就是体面的工作。
2017年下半年,为完成中国建材地勘中心提出“打造国内一流地勘矿业集团、建设集团国家级矿山资源平台”的目标,中心要求各单位充分发挥地勘队伍的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经营。陕西总队“三项工程”工作随之有序展开,我负责完成了安康、渭南、宝鸡三市的实地调查及调查成果汇总工作,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按照制定的陕西总队“三项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对各个市的所有区县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拜访了各区县国土主管部门,向他们介绍了总队各产业特色,表达了良好服务愿望,对总队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收集到大量一手矿业权资料,对重点矿业权进行了实地踏勘,通过记录、录音、照相、录影等多种方式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并进行了认真汇总,为后期项目储备及资源平台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
从2018年开始,我跟着部门领导参与了铜川杨埝灰岩矿预查,白河脉石英,以及宝鸡、商洛地区等多个建筑骨料及乾县海螺水泥储量核实等多个项目的前期洽谈工作,市场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唯有发展才是总队的立身之本。我们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应该做即懂技术,又善经营的多面手。
2019年下半年,我负责完成了陕西省乾县五峰山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核实项目。由于乾县海螺水泥现有采矿证将于2020年6月份到期,企业要求我方30天内完成野外地质工作,在充分为业主考虑的前提下,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勘查实施方案,于8月12日进入工地,8月13日即开展钻探工作,项目人员克服了工期紧工作量大等困难,白天顶烈日工作,晚上加班加点赶报告,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完成全部野外地质工作,15天内完成室内报告编写,目前该项目已经陕西省矿产资源调查与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审查通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办理各项手续节约了宝贵时间,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赞誉,树立了总队良好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总队统一部署及部门领导精心指导和项目成员的通力合作下,从2017年开始准备的商洛瓦窑沟一带晶质石墨矿预查、白河县构扒镇一带辉绿岩矿预查省级地勘基金项目也在今年开花结果,为2020年开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看到光明前景的这一刻,我明白了,个人的稳定安逸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总队事业的稳定发展才应该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初入地质行业时的那些疑惑,在一年又一年脚踏实地的工作中迎刃而解。我认为,组织授予我的这个荣誉称号,不仅仅是鼓励,也是激励和勉励;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更是对所有砥砺前行的基层人员的激励和勉励,激励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解开心中疑惑。当下,地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很多人因此产生了诸多疑问。但是,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任何寻求发展的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瓶颈期、转型期在所难免。我们的总队,就像一艘结构坚实的大船,领导是经验丰富的船长和舵手,而我们基层人员作为这艘大船的水手,在风浪来临之时,应该比以往时候更加团结,更加充满斗志,听从指挥,不畏风雨。
(文 韩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