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代表张海锋
我于2015年7月10日来到陕西总队参加工作,至今已有4年6个月的时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我迅速成长为一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员,同时拿下了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在此过程中,我不曾忘记初心,始终牢记使命,在工作的实践中接受锻炼、在知识的积累中成长提高。
2015年7月刚参加工作,我就接到了一个边坡设计项目。我用了差不多一个半月完成了设计图纸,提交以后我心里很虚,设计图纸能不能满足要求?还有哪些没有考虑到的地方?我有太多太多的疑惑。
带着疑惑,9月份我来到了华清池工地,直到2016年8月。这一年里我有幸经历了骊山二区滑坡治理的招标、设计、施工、结算等工作。由于我是初到单位,加上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结构方向),地质方面的东西很欠缺,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需要从头学起。这一年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2点半睡觉,把自己全部精力融入到工作中去,跟着柴总,进步很快。但是,我一直不敢忘记入职时各位领导对自己的期许以及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在快速掌握工作本领,成为总队与勘察院不可或缺骨干力量的同时,要拿下注册岩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2016年6月,骊山二区滑坡治理施工进入了关键节点,24小时施工。同时手上还有另一个尾矿库治理设计项目,第一次接触,遇到了一点困难。时间不停流逝,自己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年,难道要就此夭折,我太不甘心。调整状态后,我决定每天晚上尽量挤出10点到12点半的时间,早晨5点半到7点半的时间,开始漫长的备考之路。那段时间白天早晨8点到晚上10点干活,10点以后开始学习,身体严重透支,当时心里默默暗示自己,不能倒下,只有坚持才有可能。8月份的时候,去青海注浆工地,晚上12点的火车,硬座,人不多,我找了一个空位置就开始学习。12个小时车程,我眯了5个小时,学习了7个小时。从西宁转都兰的时候,7个小时的班车,途中继续学习同时处理了一些投标报价问题。在车上我隔壁坐了一个60来岁的大爷,和我爷爷一样的年纪,他说小伙子,你又是看电脑又是看书,眼睛受得了吗,工作压力这么大吗?我抬起头,看了一眼那个大爷,笑了一下,把头转向窗外,不知为何眼泪瞬间在眼眶打转,我用袖子悄悄擦了擦,沉默了好久……。既然有了目标,前进就是唯一的选择,每次回望过去时,我没有留下遗憾,因为我用尽了全部的力气。至于结果,也就无所谓了。
2017、2019年的考试,我都是前一天晚上才匆匆忙忙从项目上赶回来。2018年考注册岩土的时候,考试的当天我还在处理项目问题,甲方很着急,让我马上去现场。我通过电话先解决了部分问题,考完试的第二天直奔项目现场。但是,在这些事情当中我已经很坦然了,因为有过2016年的那段经历,我已把学习融入到了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可利用地方。有了这些准备,我只需要考试这次机会就行,其他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如期而至。我们每个人都忙,哪怕是连考试的那两天时间可能都没有,但是我们不能拿这作为自己不努力、不迈出第一步的借口。只要你把学习融入到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去,保持默默奋斗的状态,你需要的只是考试这次机会。
2018年11月,我接手了一个大型的施工项目,少华山挂网。施工区域位于200m高的直立悬崖上,受条件限制,施工区下面就是旅游公路,大巴、游客来来往往。甲方要求我们要保证正常公路运营,并且要在限定的时间与工期内完成项目。
我作为项目经理,第一次接触这类项目,有点犹豫,但是我必须迈出这一步,不能退缩。项目上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工人,看到了高难度的施工环境都离开了,这让我更加紧张。最后经过各方面努力,项目总算进入到了实施阶段,我每一天与工人同出同归,工人在的地方,我必须在。此刻,我与工人的命运被牢牢栓在了一起。这段时间我最害怕的是电话响起,拿起电话那一刻,我脑海里不由闪过是不是哪出事了。2018年12月正值最冷的时候,由于不能影响景区正常运营,被动网的安装都被安排到晚上6点以后,工人们戴着头灯,拴着绳,挂在悬崖上操作。我站在下面盯着,心里只有担心害怕,再冷也感觉不到。干完活回去一般都已晚上12点了。
年后,作业区位于悬崖顶,路途比较远,每天早上7点出发,中午吃饭直接在悬崖顶解决,利用吃饭休息时间,还能学习一个小时,晚上5点半下山,7点回到住处。整个项目下来,没人敢去的地方,我去过,钢丝插进脚掌,腿上到处都是伤。现在看到腿上留下的疤,会心一笑就当给自己留点纪念,告诉自己从前我是如此的勇敢。不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依旧尽可能挤出时间从晚上10点学到12点。
工作的第一个五年接近尾声了,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只剩最后一项了,所有的事情都在按预期进行着,我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状态、抓住机会、一击而破。
现在回想起来,从2013年开始想去做一件事情到今天,注册岩土工程师我默默准备了6年,一级建造师我准备了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我准备了4年,一级结构工程师我也已默默准备了6年。看到这些数字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为了一个执念,我能默默坚持奋斗了这么久。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应有“积沙成塔,积腋成裘”的耐心和恒心。只要长期认真坚持,你想要的自会如期而至。
最后,借用滑坡专家成教授的话,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能因考过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而有一点点的骄傲。因为“注册岩土工程师”只能证明自己这块地基适合建高楼,但能不能建设成“高楼”,完全取决于后期的经验积累,不能因为自己这块地基好而自满自足。因为很多不是“注册岩土工程师”的地基,往往也在现实中修建了很多高楼。
2020年,我将和总队的青年同志们一起,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把学习融入到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去,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文 张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