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代表郑海军同志交流发言

陕西总队西安建材地质勘查研究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吃苦耐劳、能打胜仗的优秀地质团队,借助于总队提供的平台,先后承担完成了《陕西省延川县永坪地区石盐矿普查》、《陕西省洛南县张华沟一带玉石矿预、普查》、《中国矿产地质志•陕西卷•非金属矿产》、《陕西省地方标准< 秦紫玉>》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勘查、科研项目。近几年受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在总队的坚强领导下,地研院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落实走出去战略,于2019年先后开展了《老挝国万象省丰县水泥用灰岩矿勘查》、《西藏日喀则拉孜县水泥用灰岩矿详查》等大型矿山勘查项目。
2017年底,经过数个月的项目追踪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总队的运筹帷幄和大力支持下,地研院接到《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水泥石灰石矿山预查》项目。该项目为陕西总队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的首个水泥灰岩矿山勘查项目,工作区海拔4800-5300米。正值冬季,项目组克服高原缺氧、寒风凛冽、负重上下山等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本阶段预查任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业主方—日喀则珠峰城投公司的好评,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8年初,由于业主方产业方向调整,原南木林灰岩矿山勘查项目停止。根据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的指示,需在日喀则市拉孜县及周边地区重新选择石灰石矿山,新建水泥生产线。经过室内收集、翻阅、研究大量的区域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多次调查、比选,我们向业主方提交了拉孜一带灰岩矿点调查报告。得益于前期的优质服务留下的良好印象,业主方再次委托地研院承担“日喀则拉孜县拉荣水泥石灰石矿山预查-详查”项目。
拉孜灰岩矿区平均海拔4650米,最高海拔4806米,属国际上海拔划分标准中的“超高海拔地区”。拉孜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迈出三步喘半天,一日经过四季天”。初入矿区,受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大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一连几天胸闷气短,拉肚子、头痛、流鼻血。白天烈日曝晒吃不下饭,夜晚寒气袭人睡不着觉,加上强烈的紫外线,没几天,身上见光的地方都退了几层皮,摸起来钻心的疼。
工作条件十分困难,但我们以缺氧不缺精神”为信念,发扬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在经过短暂的适应调整后,便按照计划陆续开展了地形测量、地质测量、槽探及钻探等工作。为了抢在高原上冻之前完成所有野外工作任务,满足业主方的工期要求,项目人员除了下日喀则送样短暂休息外,其余时间均奔波在矿山上,中午经常顾不上吃饭,几十天下来,每个人都瘦了至少二十斤,累计行走300多公里。在西藏工作的几十天里,项目成员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了高原反应引起的身体不适,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顺利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各项任务,野外验收被评为优秀级,得到了业主方的肯定和高度赞扬。
通过该项目,我深刻地理解了地质“三光荣”精神的内涵。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其精神实质是奉献,是对地质工作的热爱。地质在许多的人眼里也许就是大山、丛林、苦闷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是意味着选择了对家庭、朋友、亲人以及舒适的物质生活、文化娱乐的放弃。但在我们地质工作者的眼里,地质事业是梦想,是毅力,是坚持的代名词。对于工作在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灰岩矿区的我们来说,每向上一小步,都是我们人生的新高度。面对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我们坚持着、奉献着,为我们的地质梦、总队梦不懈努力奋斗着、拼搏着,我们要成为展翅翱翔的高原雄鹰。不经历高原严寒的艰苦奋斗,就不会体验到甲方宣布野外验收优秀那一刻,我们内心那种强烈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而对我们来说,献身地质事业就是我们的梦想,就是我们的光荣。
“以艰苦奋斗为荣”,其精神实质是坚持,它要求地质工作者正视极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优越的今天,地质工作作为苦、累、脏、险的职业,不再是年轻一代义无返顾的选择和从业者执着如一的坚守。艰苦奋斗一直都是陕西总队的优良传统,总队今天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总队人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来的。正因为条件如此艰苦,我们才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能人所不能。不退缩、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崇山峻岭我们义无反顾,直面雪域高原我们迎难而上,在青藏高原,我们留下了新时代陕西总队人的铿锵印记。
“以找矿立功为荣”,是“三光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所有地质人员的奋斗目标。找矿立功是光荣神圣的使命。地质找矿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根本就是为了取得地质找矿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
通过本次勘查,探获水泥用灰岩矿超6000万吨,满足拟建水泥生产线对钙质原料的需求,水泥厂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改善当地的民生环境,大幅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极大增加拉孜县财政收入,也为下一步面向南亚、尼泊尔地区市场供应及计划中的中尼铁路等重要项目的水泥供应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憧憬日喀则城投新建水泥厂点火的那一刻,那一刻我们将忘却所有的疲惫,那一刻作为该区找矿的地质人,我们将感到无上光荣。
参透地质“三光荣”精神的实质,让我对地质事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有了精神动力。也许前方一路荆棘,但我依然会在地质事业上勇敢前行。
(文 郑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