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代表杨明同志交流发言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集体,而一个集体的成功则是一群优秀的人长期奋斗的结果。
入职四年以来,伴随着陕西总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成长了许多。四年来先后参与完成了少华山龙首阁加固工程、少华山玻璃栈道桩基工程、少华山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一大批工程项目。尤其是2018年参与完成的重大工程项目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令我获益匪浅,感慨颇深。
2018年4月份,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处地质病害问题突发,严重影响到索道的安全运营。得知灾情之后,作为得到陕旅集团充分信任的团队,陕西总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当时恰逢五一黄金周前夕,同志们克服工作难度大、工期紧的困难,经过七天六夜的紧张施工,顺利保障了太华索道五一期间的顺利运营。陕西总队“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魄力再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为彻底解决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问题,我们克服层层困难,经过踏勘现场、专家论证、科学设计,最终确定实施重型网架防护与主被/动防护网及锚杆安装防护方案。我们认真负责与主动诚恳的态度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为后续施工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地质病害突发点处于华山西峰500—600m的直立悬崖绝壁之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没有工作面,也没有类似工程的案例与经验可循,难度极大。为了把这次工作做好,领导和同事们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将施工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因此,我们根据设计方案及现场地质地形环境,认真做好《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确保了工程实施的万无一失。
在华山旅游旺季结束之后,也就是2018年10月11日,甲方正式通知我们进场施工,但又面临着施工时间和索道检修时间冲突的问题。检修期间索道停运,生活物资、施工材料及人员将无法运输,必须赶在11月20日前,提前把施工所需全部物资运进索道上站西硐口。
时间紧,任务量大,需要运输的物资达到1500吨,这对于太华索道和我们的队伍都是艰难的挑战。重型防护网架的立柱单根1.2吨,大型钢板单块1.5吨,超过索道单臂运输能力的构件多达96件,而索道的运输单臂吊运能力只有800kg。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经过集思广益,最终采用双臂吊钩吊运超重大件。每一件大构件在索道下站要进行一次装车调试,运输到太华索道中站,再进行一次调试才能到达太华索道西硐口,运输一次大构件往返需要2个半小时。因索道白天要正常营运,运输材料只能晚上进行,为了安全还需要避开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因此材料运输成了制约本次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主要因素。
项目部始终秉持“吃苦耐劳、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的干事信念。在与时间的赛跑中,我们组织专人坚持24小时连续作战。由于索道下站在秦岭山脉瓮峪内,吃饭、喝水都成了困难,但是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我们顺利完成了物资运输,确保了施工的顺利开展。
材料运输完成后,索道开始停运,太华索道上站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正式开始。主要的工作内容为:人工凿除花岗岩基础,重型防护网架安装,主动防护网安装,被动防护网安装,锚杆安装。
在11月20日至12月25日施工期间,时间之紧、任务之重使得工作已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华山风雪来临,气温早早的进入了零下20℃,下雪成了家常便饭,风也变得甚是无情,坚守岗位一天下来,衣服上满是雪花、冰花,全身上下都冻透了,可那又怎样?不能高空作业,我们可以在稍微背风、相对安全的地方继续工作;为了防止脚手架结冰,我们在满堂架上的重型网架安装中用汽油喷灯烤;为了防止积雪,我们在高达500m左右的悬崖上搭设帐篷。同志们坚持在一线奋战46天没有下山,没有洗澡。环境持续恶劣,但是我们工作的热情却更加高涨,抗风雪斗严寒、共奋进勇争先,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这就是陕西总队人的气概。项目安全顺利完工,确保了太华索道12月26日的安全运营,是对自己激励,是对同志们的负责,也是我们陕西总队市场开拓脚步的又一次迈进。
2018年12月26日,在太华索道安全通过太华索道西硐口地质灾害防治点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疲惫和对安全的恐惧都消失在我的脑海里,涌现出的是一份满足和自豪!在我们陕西总队的职工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山地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我得到了充分历练,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再接再厉,为陕西总队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文 杨明)